冠/這是巨匠電腦企業人才需求趨勢~巨匠電腦數據統計插畫美工職缺多!
隨著漫畫行銷流行,巨匠電腦習班設計課程超夯~
巨匠電腦指出,手機業興起,3c產品美學部份已是各家決勝負關鍵
室內設計評價-巨匠電腦報你知 | 室內設計評價報你知為巨匠電腦所成立。巨匠電腦收集相關資訊於此評價平台 …
巨匠電腦評價-WebTalk提供巨匠電腦評價學員、巨匠電腦評價課程、巨匠電腦評價資訊、巨匠學電腦評價..等評價分享,令包括巨匠電腦評價相關影片和心得,盡在巨匠電腦評價WebTalk網站。巨匠電腦評價專線: TEL:(02)23114537
網路上有很多巨匠電腦評價文章,為了便利大家,我們將巨匠電腦評價文章聚集再一起,供大家來參考評價。
冠/這是巨匠電腦企業人才需求趨勢~巨匠電腦數據統計插畫美工職缺多!
隨著漫畫行銷流行,巨匠電腦習班設計課程超夯~
巨匠電腦指出,手機業興起,3c產品美學部份已是各家決勝負關鍵
室內設計評價-巨匠電腦報你知 | 室內設計評價報你知為巨匠電腦所成立。巨匠電腦收集相關資訊於此評價平台 …
錚/
左起:達摩媒體執行長許景泰、uitox台灣總經理黃文貴、域動行銷總經理顏玉芬(SmartM編輯部 拍攝)
巨匠電腦分享,大數據代表決策,全民電商時代來臨!
電子商務衝擊傳統零售業,在每個產業積極轉向經營電子商務之際,許多企業卻不知道如何經營品牌、在茫茫網海中迷失了!許多行銷活動或廣告無法立即看見獲利,經營者要馬上做出推動產品或品牌的決策,就必須仰賴「數據」來作判斷!
電商必看數字:流量、轉換率、回購率
在2月18日由域動行銷舉辦「2014數位媒體『趨勢‧未來‧新進化』高峰對談」中,Uitox 總經理黃文貴說明數據的重要性。「所有廣告代理商、電子商務業者最在乎的三個數字就是:流量、轉換率、回購率。」廠商在推品牌或產品時,總會煩惱流量怎麼來?黃文貴說明,流量不是多就好,廠商要瞭解怎麼用最小的錢,得到最精準的流量。轉換率在於消費者進來網站之後有沒有消費、客源有沒有流失等。關於回購率,可能顧客因為低價促銷或優惠來買第一次,但是之後如何跟你買第二次?這時候就要追蹤顧客是否在三個月或半年內會回購。以上這些數字,代表著企業的獲利及ROI,經營者絕對不能忽略數字的重要!
大數據代表「決策」、「獲利」、「資產」!
看準數據力的商機,紅門互動公司與達摩媒體在三年多前開始研發 EagleEye 電商數據分析平台,達摩媒體執行長許景泰說明三年多前觀察到一個現象,即台灣和中國的差異在於:台灣沒有自己的電商數據!大部分的數據都來自站內,要獲得站外數字很困難,尼爾森市調也無法掌握即時的數據。為什麼數據如此重要?數據和消費者的關係何在?許景泰整理「大數據」(Big data)三大特點,來說明大數據的意義:
1. Big Data代表決策。部門拿到數據就可以做出決策,比如以 EagleEye 電商數據分析平台來說,行銷部門在平台上看到某個商品最熱賣,就該下決策在網頁上最顯眼的地方讓該商品曝光。決策應用得當,將影響到企業的投資報酬率。
2. Big Data代表獲利。數字可以讓企業省錢,也可以賺錢,妥善利用大數據做出正確決策,可擺脫低價競爭的死胡同。
3. Big Data代表商業資產。由大數據來預測未來,可帶來新商機。新商機和新的商業模式便是公司的資產,更是未來與其他企業一較高下的籌碼。
市場在哪裡?數據告訴你!
許景泰進一步說明,所有行銷目的都一定要以數據來判別,比如 Amazon一年要進行250萬次的價格變動,這絕對無法用人力來決策,一定要靠自動化的平台才能反應。例如實體行銷活動可能一個月作一檔,但是網路行銷是不同媒體有不同的行銷組合,每天都在進行。如果要立刻抓出前一百大商品、哪一個商品受哪個性別、年齡層的喜愛,或者要利用團購策略、將限時限量的活動引爆購買商機,就一定得靠自動化的數據分析平台來提供數據,才能精準推動行銷決策。
黃文貴在會中大膽預測,未來 5~10 年是全民電商的時代,以自動化平台提供的「大數據」,來精準洞悉消費者需求,才能事半功倍,讓消費者來告訴你:市場就在這裡!
更多數據情報:www.eagleeye.com.tw
巨匠電腦另外也開設了程式/資料庫課程,內容包含程式設計、Big Data實務分析與應用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錚/
巨匠電腦分享,出走台灣不是唯一的選擇:一個矽谷工程師的告白
當大家都以為出走才是王道的時候,台灣才真的是沒救了。舉例來說:菲律賓具高等教育水準人口外流那麼多年,他們經濟有因此起來過嗎?
最近網路上先後出現了兩篇靠著自己努力,到了矽谷工作的熱血奮鬥努力成功的故事。這兩篇文章都寫得非常好,也讓我想回顧一下過去五年我的心路歷程,並回應當中的一些內容。
初入職場的新鮮人
我還記得剛開始寫這個部落格的時候,我剛從一年四個多月的軍中退伍,找到我第一份工作。做了沒多久,我接到當初面試時另一家大型外商的 offer,因為對方薪水比較優渥,所以我不到三個月就離職,從網頁工程師轉職成需要到處跑客戶,幫人維修機器大型主機的 Unix 系統維護工程師。我還記得報到的第二天,一個很資深的前輩帶我出去吃飯,問我是什麼學校畢業的,然後丟了一句:”像你們這樣 XX 學校畢業的,我賭你撐不到兩年。”
現在往回頭看,留下來還真的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其實我一開始真的不懂這個工作的內容,直到半年後我才體會到硬體、作業系統底層的工作性質,而這也的確並不是我的興趣。但就算如此當年的我卻也並沒有辦法很明確的講出來我想做什麼工作,當時很 紅的 consultant、ERP 系統開發工作,其實我也不是那麼喜歡。轉職?想到前輩的那句話,就賭一口氣想著要撐過兩年。
這樣的日子,其實過得並不快樂,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我在這個部落格寫的一些對於網路業的雜想有人看,開始有人在眾多的 Mr. XX 中認得我是誰而不會把我認成 Mr. 6 。我開始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部落格的經營上。那時正是 funp、開心農場在台灣網路圈當紅的那幾年,每天網路上都有很多精彩的事情發生。為了要讓這個部落格持續有具有內容的新文章出現,我不斷的看著國外新 聞、整理、反芻。每一篇文章可能都花了十小時以上才寫成。對於某些不熟的領域,我還一度開始研究起 paper,想知道這些技術後面的 演算法是什麼。甚至,我開始收到雜誌的定期邀稿。
某種意義上來說,說是這個部落格改變了我的一生也不為過。在開始寫部落格之前,我並不是那麼明確的知道我的興趣。可是現在我知道了。然後那一天,我 在 twitter 上讀到 Yahoo 要把全球新聞部門搬到台灣。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心裡想著每天在網路上筆戰也不是辦法.有機會就要試試看,我就把履歷送出去了。投出去之後,我才想到我 每天都在嘴砲,其實已經超過四年沒有真正的寫過程式了,然後又趕快找了幾本範例來練習…。
我在 Yahoo Taiwan 的日子
進了 Yahoo 之後,我才確實的體會到工作和興趣如果是同一件事的話是多棒的感覺。我個人覺得如果真的要精通什麼學問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你一天到晚都在其中鑽研,我的 方式就是想辦法把我自己的工作變成這個,然後長時間的工作。還記得進來這個部門的時候,一個長輩對我說這個部門根本是血汗工廠,因為要跟全球的團隊合作, 早上要早起跟美國開會,晚上則跟印度人討論,根本沒時間睡覺。有趣的是,這是我最不在意的事,反正我在家裡也是開 VPN 在工作。我還記得那些因為要等美國同事上線而撐到半夜兩點的日子,那些等義大利同事回覆而在辦公室等到九點的晚上,那些系統上線前所有人聚在 IRC 前瘋狂討論的時刻,這些都是我覺得非常有收穫的經驗。當然,我有時候還是會抽空寫一下部落格,但是頻率已經大幅減少;這是唯一覺得可惜的事…。(你知道部 落格人氣這種東西,很久沒經營就會往下掉,唉)
那時光只有一年,卻似累積了三年的經驗,大概也是因為三倍辛苦吧。然後,有一天,有一位美國同事問我:有沒有考慮來矽谷工作?
我真的很驚訝,因為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然後,我就來了。
說實話,我覺得我自己的工作經歷很像在坐雲霄飛車,如果我沒有開始寫部落格,我不會離開我原先待的公司,我不會認識這麼多在網路上具有影響力的人, 不會差點被粉絲團蟑螂告上法院,不會被邀請到上海參加 2011 博客年會(雖然那年被迫取消,還被國保在路上跟蹤),我也不會進 Yahoo, 甚至在 30 之前離開台灣跑到美國來,親歷這個時代科技變革的現場。我還記得剛到美國時,老闆要每個人都準備 15 分鐘的自我介紹,於是我決定把我這幾年的經歷加了一點誇飾後貼給大家看。坦白說,看到在場所有人驚訝的神情,還是有一點小驕傲的。
然後,在 Yahoo US,我經歷了更多事情,更多收穫,多到我覺得這一趟真是沒有白來。
回頭看台灣
行筆至此,我要先暫停一下,再繼續寫結論。
如果我要下一個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Just do it!”,”離開台灣,天空更寬廣”,”忘記 22k ,這裡美金年薪22萬” 的結論,然後結束在大家對台灣的失望情緒中,其實是非常非常容易的,但是我不會這樣寫。
我相信前面兩篇文章 (1 , 2), 目的都在鼓勵大家不要被台灣的現實環境擊倒,如果台灣環境不佳,可以到外面的世界追尋更大的成就。這些都沒有錯,也非常的激勵人心。只是,我發現大家在底 下的回應卻是 “出走吧!鬼島不是人待的”、”離開鬼島路更寬”。 這樣的想法讓我十分擔心。這兩位當初寫文的一個遠因是台灣狀況不佳,若大家讀後感都是人才外流,對於台灣的發展,正面幫助恐怕也是有限。
這一點,在朱敬一教授今天在天下的文章中,正好就有提到:
台灣人才有沒有可能斷層呢?當然有可能。以前述台灣延攬人才之劣勢,這斷層危機大概在十年之內就會呈現。二點三倍的薪水差 異,還沒有納入物價的計算。如果將北京較低的生活物價也納入考量,那麼台北與北京的實質所得差別,恐怕有三倍之譜。這麼大的落差,除非當事人愛台灣愛到幾 近瘋狂,否則人才一定是會往其他地方流走的。
要怎麼樣留住人才、保持台灣的競爭優勢呢?政治穩定、社會平和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但經濟實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當國家經濟實力不夠時,就很難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水,以吸引人才。但此中又有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邏輯:當薪水不足以吸引科技人才時,在知識經濟時代,台 灣的經濟實力就不可能好轉。
天下雜誌:《朱敬一:台灣正面臨科研人才斷層危機》
當大家都以為出走才是王道的時候,台灣才真的是沒救了。舉例來說:菲律賓具高等教育水準人口外流那麼多年,他們經濟有因此起來過嗎?
先別搞錯了,我其實非常能夠理解到國外證明自己能力的選擇,畢竟在台灣這灘死水待久了,眼界不知不覺也會有所侷限。矽谷這裡對於網路創業,已經逐漸 摸索出一套非常有系統的投資、評估、產品規劃、製作與汰進的流程,體會過這段流程,我才知道先前待過的台灣公司到底缺乏的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才與產品組 合,才能打造全球級的網站服務。來體驗過,才知道。
但是這不代表台灣就是個沒希望,你該出走的地方。一個國家的問題,永遠在於其國民。台灣真正的困境,在於台灣人。
台灣的問題,在於大家都過於沮喪而缺乏反抗制衡改革自醒的力量。政府不好,那就投票把它換下來。台灣需要體制內的改革,而體制內改革更需要勇氣,而且需要智慧,所以更困難 [註1]。可是越困難的事情,越是重要,就越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做,如果大家的結論都是出走台灣,台灣是個鬼島,那麼島上就真的只剩鬼。
所以我非常敬佩那些跟我同輩,選擇繼續在台灣努力創業,改變大家生活的人。我也非常敬佩像 code for tomorrow 這樣的團體,想用程式改變台灣未來的人,我覺得這樣才是真正大家該學習的榜樣。
準備好自己,機會隨時都有可能
然後這段才是我最後的結論:隨時準備好你自己。不要從大學畢業後看到 22k 才開始慌張,準備好的人是從大學甚至更久以前就開始準備了。
雖然我文章一開始曾經說過我不喜歡系統維護工程師的工作,但其實,所有的工作經歷對我來說,都不會是無關。回頭來看,我作過的職缺非常廣,我作過網 頁 Front End,Back End,作過 Database Admin, 作過 Unix OS maintenance,也接觸過硬體系統組裝甚至是 Disaster Recovery 異地備援。可以說從系統上到下都玩過一輪了。我不敢說我每樣都很精,可有一天當我遇到系統 outage 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在不同領域都有一些經驗其實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知道怎麼樣用別人不熟悉的技巧解決問題(或是知道要請教誰)。
我也覺得在求學階段的學習是非常重要,有些東西在出社會後要再學好其實是非常非常吃力。譬如前兩篇都特別提到的英文這件事。這一點我必須要不謙虛的 說我英文雖然不像 ABC 那麼流利,但是基本的聽說讀寫甚至是上台演講絕對沒問題,因為我在大二的時候就有意識的在維持我的英文能力。我的方式是強迫自己聽很多英文歌,而且是近乎 瘋狂的蒐集 billboard 每一張上榜的專輯,一直聽到一年後我開始覺得我能漸漸聽懂他唱什麼。這種方式不但增進了我的英文能力,日後在跟美國同事相處上竟也多了一些聊天話題。所以 你永遠不知道你現在準備的東西未來會以什麼形式用到,但是用到的那一天,你就知道了。(至於我大二的時候為什麼會開始練英文?因為某些老師上課的啟發… 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我很幸運的沒有領過 22k,也希望沒有機會領到。台灣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沒有希望:當大家都認為沒有希望的時候,那就是沒有希望了。
最後小回應一下第一位巨匠起家的軟體人:雖然 Yahoo Taiwan 不會給你遠高於市價 300萬台幣的年薪,但也不會是 “對他們來說,300 萬可以請 12~13 個 22k。” 過於廉價請到的工程師作的功是 “負的”,這點 Y! 也心知肚明啦。
註 [1] : “體制內改革更需要勇氣,而且需要智慧,所以更困難” 此言來自劉兆玄,我的學思歷程
(作者為Mr. Friday,本文刊登於Mr./Ms. Days (MM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授權天下雜誌群使用。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巨匠電腦另外也開設了網路管理課程,內容包含各個證照的考取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9944#
錚/
巨匠電腦分享,當Apple Watch不跟iPhone連線,它也不只是支Watch!
我們都知道 Apple Watch 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兼具 iPhone 的小幫手,讓我們不需要一直拿手機便能直接從錶上收到通知,不錯過任何最新的消息。那麼,若是 Apple Watch 沒有跟 iPhone 連線的時候,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知道 Apple Watch 可以透過藍牙跟我們的 iPhone 做配對,然後便能在手錶上接收到 iPhone 上會有的通知,例如信件、Facebook、訊息,甚而還能夠講電話。事實上,Apple Watch 可不只是因為它有錶面和錶冠就來當個平凡的 Watch,而是當我們就算在不和 iPhone 配對的時候,也有獨立的功能可以使用唷!
。看時間、定時器- 這點應該就毋庸置疑,踩踏著讀秒節奏的米老鼠錶面,就是一個手錶不是嗎?! 而圈圈中還有著碼表的功能,可以讓你在任何情況下來幫自己的速度計算上時間。
。量心跳- 這也是 Apple Watch 的招牌功能,Apple Watch 的心率感應器使用的是光體積變化描記法。簡單說,就是用手錶背面每秒閃爍數百次的 LED 燈,來透過折射計算出我們每分鐘的心跳次數。
。紀錄活動- 這個 app 是以簡單 (又可惡?!) 的圖形畫面來呈現我們的日常活動記錄,透過這三道分別表示”活動”、”運動” 和 “站立” 圈圈來瞭解我們自己每天消耗多少卡路里、活動了幾分鐘和站起身等數據,如果我們坐太久,甚至還會出現請我們起身的通知!然後,這個就算不連手機,它也會很 “盡責” 的通知我們。
。聽音樂- 如果我們有在連線時將手機中的音樂同步到 Apple Watch 裡,日後若沒有連線也可以直接用手錶來聽音樂。
。看照片– 透過先前在 iPhone 中的設定,便能將曾經同步過的相簿放在 Apple Watch 之中,這樣日後即便沒有與 iPhone 連結,也是可以直接從手錶中的相簿 app 來重溫照片的感動。
。傳 iMessage- 這點比較特別,原來 Apple Watch 只要曾經跟手機配對時,連過家裡的 WiFi,日後在家中即便是沒有藍牙跟手機配對,Apple Watch 也能夠用家中的 WiFi 來跟朋友 iMessage 傳送訊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家中還是可以查看天氣、行事曆等等,Apple Watch 也是能夠完成的。
。siri- Apple Watch 的 siri 還是會工作!我們依舊能夠請他幫我們打開 app、設鬧鐘,甚至跟她聊天(?!),不過如果想要設定行事曆或上網,則還是得透過網路跟手機。
整體來說,Apple Watch 是一款單獨存在時能夠兼具計時與運動幫手的工具、在家中可以透過上網的紀錄來增加查詢和設定的”幫手”功能,等開啓藍牙和 iPhone 合作後,便再加上通話與通知成為一個完整的 “貼身管家”!
巨匠電腦也開設了APPLE實務應用課程,除了教授產品的使用外,還有教授Mac平面視覺創意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saydigi.com/2015/07/apple-watch-without-iphone.html
錚/
巨匠電腦分享,壹動畫用IT加速動畫製作流程,全球首創動新聞連CNN都佩服
全球唯一製作動新聞的動畫公司,2小時內就可製作出一部動新聞,甚至路透社等都找上壹傳媒動畫。到底此結合新聞快速工作流程的動畫公司,如何不斷改善工作流程以加快工作效率?
壹傳媒動畫於2009年推出以第一部以動新聞還原老虎伍玆車禍現場,讓觀眾了解排名世界第一的高爾夫選手的車禍如何發生,震驚CNN、路透社等全球媒體界。
他們不但讚嘆動新聞將原本僅用文字呈現的新聞,配以有趣的3D動畫和故事情節以動畫呈現出來,甚至能快速地在2小時之內,就產出90秒的動畫,做到原本電影動畫公司要耗費45天才能製作出來的事情,而壹傳媒動畫更是全球唯一製作出動新聞。
壹傳媒動畫如何將耗時、耗功夫的製作動畫過程,融入步調緊湊、快速的新聞產業,就是壹傳媒動畫從2007年成立以來就面臨的挑戰之一。為了因應新聞快速的製作步調,擔任壹傳媒動畫臺灣分公司資訊部總監的彭仲然,不但負責推動跨各部門IT資訊系統整合,而熟悉動畫製作流程的他,更積極協助工作人員改善工作流程,在達到2小時以內就成製作出動新聞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最重要目標為加快所有的工作流程
彭仲然在香港理工大學念的就是結合動畫和資訊科技的科系,2003年至2008年,彭仲然在香港電影動畫公司工作,因此他熟悉每一個製作動畫的環節,進入壹傳媒動畫之後,他說,不同於金融機構將IT系統的穩定性視為最重要的原則,壹傳媒動畫最重視的就是加快所有的工作流程,才能在短時間製作出最多的動畫。
另外,製作電影動畫的工作複雜程度最高,再來是電視劇,最後才是現在製作的動新聞,由於有在電影動畫公司的工作經驗,因此,彭仲然很快就可以了解業務部門的工作流程,才能進一步幫助他們有效率地縮短工作流程。他說,在媒體業天天都會遇到新的挑戰,可以每天動腦思考如何解決,就是很有趣的事情。
2007年壹傳媒在臺成立壹傳媒動畫,但一直到2009年才開始正式發表第一部動畫,一年半中間,壹傳媒動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將全臺灣最頻繁出現的場景,如計程車、便利商店等,都製作成模型,一共約製作出了數萬筆模型,再全部納入資料庫中。
為了保護這些重要的資料,壹傳媒動畫進行了異地備份,除了目前使用的資料放在臺北之外,也已經將資料分別儲存於香港與臺中。
彭仲然表示,製作出越完整的模型資料庫,就越能加快動畫製作過程,但是,要將原來如電影動畫公司一天只能製作出2至3秒的動畫製作流程,加快到90秒的動畫,要在2小時以內生產出來,就不是光是製作完整的模型資料庫,可做到的。
運用平行作業流程,加快工作流程
因此,壹傳媒動畫研發出多部門的平行作業流程,首先內容提供部門會根據蘋果日報網路中心動新聞編輯小組所提供的劇本,花10至15分鐘製作動畫腳本,然後該動畫的負責人會召集所有的製作人員,如Motion Capture製作人員、模型動畫師、音效師等開會,將工作同時分派到不同的部門後,就立即著手展開平行式作業。
舉例來說,製作Motion Capture的工作人員會根據動新聞編輯小組所製作的腳本,來設計要拍攝的動作,如動畫導演會和3D演員溝通要拍攝的臺詞與動作,每一位演員身上要裝上55個動態捕捉點,再透過Motion Capture,演員的動作會直接被紀錄下來。
同時,模型設計師就會根據腳本,在模型資料庫中,挑選需要模型的元件,如場景、衣服與配件等。
同一時間,而音樂部門也開始準備音效與進行初步的剪接,最後,動畫師收到所有的素材後,就可以開始製作動新聞。
不過,彭仲然說,並非每一次動畫都可以在2小時之內完成,製作動畫的工作人員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資訊上的問題,導致工作時間延遲。舉例來說,同時有5至6個人同時剪接影片,就會占據所有的網路頻寬,導致延遲到其他人的工作時間,此時,彭仲然會立刻要求該支動新聞的製作主管,減少進行剪接的工作人員。
彭仲然表示,資訊部門的目標就是要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幫助業務單位將不必要的流程轉為自動化,以加快工作效率。不過彭仲然說,過程中也遇到很多瓶頸,如動畫製作過程延遲,檔案傳輸速度很慢等,資訊部門為了要了解每一個製作環節發生什麼問題,彭仲然上任後開發了監控工具,以檢視哪一個環節速度變慢,或者那一位工作人員的儲存空間即將滿載等。
彭仲然說,由此曾經發現工作人員使用高畫質預覽圖片,導致頻寬被一個人占滿,此時就會和工作人員溝通,若只是預覽圖片,就不需要使用到高畫質,這會占到其他同事的頻寬,並不符合經濟效益。
不過,彭仲然表示,和業務單位溝通的過程中,儲存是最關鍵的問題,不僅壹傳媒動畫的線上資料量已經累積到高達約300TB,兩年前壹傳媒動畫的工作人員反應,檔案傳輸太慢等,延誤了動畫製作的時間,後來發現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儲存設備。
過往,壹傳媒動畫曾經藉由不斷地增加儲存空間來解決這問題,但是,由於一定要中斷服務才能擴充儲存空間,因此,過去在開會時,常在煩惱要如何才能度過明天。
另外,他說,儲存設備不像網路設備,如花100元就可以將網路速度提高一倍,而儲存容量,同樣花100元,可能才能擴充百分之一,因此如何思考節省儲存成本,就是動畫產業長久面臨到的困難之一。
彭仲然表示,為了要解決此問題,經過多方測試,於2012年導入EMC Isilon解決方案,由於此儲存架構具有單一檔案的水平擴充功能,而儲存速度分為最快、中間、最慢三個等級,當IT人員發現工作人員在製作動畫時,會將檔案放到最快的儲存設備中,已經做完後,就放到中間速度的設備上,若是一段時間都沒有運用到,就會放到最慢的儲存設備上。
另外,會透過監控系統觀察,若有哪一位工作人員的儲存空間快滿了,資訊人員會事先增加儲存容量,他說,5分鐘以內可以增加2至3TB,因此之後就沒有再遇到關於儲存的問題。
設有技術部門與研發部門,協助簡化工作流程
壹傳媒動畫為了要確實走進業務部門,幫忙他們解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甚至在製作部門下,專門設有兩個單位,分別是技術部門(Technical Director)與研發部門(Research & Development)。
彭仲然說,技術部門與研發部門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如將工作流程分為A、B、C、D、E五個環節,技術部門負責思考如何將A至C的過程自動化,以降低工作時間,而研發部門則是想方法讓A直接跳到E,才能大幅縮短作業流程。
舉例來說,壹傳媒動畫的技術部門會到動畫製作部門逐步了解每一個動畫製作環節,如果發現有一個工作環節是工作人員每天都必須要做到的,代表就可以將這流程自動化。如以前模型設計師挑選好素材後,動畫師要再從資料庫中找尋素材,再將素材放到電腦動畫製作軟體3D Max和Maya中,此過程就要耗費5至10分鐘。
壹傳媒動畫技術部門發現此問題後,設計出了一套應用軟體,當動畫設計師開啟3D Max和Maya時,電腦就已經自動將動畫製作人員所需要的模型與素材,加進3D Max和Maya中,這套應用軟體就可以幫助工作人員節省5至10分鐘的製作時間。
另外,以傳統的動畫製作過程來說,如每一個人物模型都有一個骨架,但由於每一位新聞人物的體型都不一樣,若每次都要根據人物體型再調整模型的骨架,就會增加製作動畫的時間約20至30分鐘,因此,技術部門也研發出一套工具,可以將骨架自動套入模型中,才能順利在2小時之內就製作出一部動新聞。
另外,壹傳媒動畫研發部門正在研究虛擬相機,以前3D演員在虛擬環境中演戲時,導演會先進行Motion Capture,在後製時再設計鏡頭等,不過使用虛擬相機時,可以在拍攝時就直接決定該場景要用的鏡頭,例如這場需要取演員的上半身,就可以直接透過虛擬相機拍攝,而非之後還要再花時間設計。
由於此虛擬相機為有線的,導致導演行動的範圍受限,壹傳媒動畫資訊部發現此問題後,不但將有線替換為無線的,還依據拍攝的時間等,幫導演準備合適的行動電源,彭仲然說,導演至今還很感謝壹傳媒動畫資訊部所提供的服務。
彭仲然表示,很多公司把資訊部門僅當做支援功能,不過,對真正靠IT賺錢的公司來說,資訊人員要和業務部門一起開會,了解他們做的每一件案子。資訊部門藉由公司會議等,了解到未來公司的發展需求,事前備妥IT設備,因此,不光是提供IT支援,甚至可以做為公司領航者。
遭受大規模DDoS攻擊後,找來CloudFlare研擬對策
此外,蘋果日報於今年六月繼香港公投網站,就遭受到大規模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網路攻擊,而壹傳媒動畫因為和蘋果日報共用網路,因此難以避免地同時遭受到DDoS攻擊。而蘋果日報也已經找來先前助香港公投網站對抗大規模DDoS攻擊的網路服務商CloudFlare,協助思考解決對策。
彭仲然表示,面臨到此攻擊,蘋果日報也正在思考重新設計資安機制,甚至著手研擬出災難備援計劃,以確保日後報紙可以準時出刊。
不過,他說,在2017年舉行香港普選以前,只要有大規模的群眾活動,就難以避免再次遭到這類大規模的DDoS攻擊。
壹傳媒動畫資訊部總監彭仲然表示:「IT人員要和業務部門開會,了解公司未來發展,事前將IT設備準備好,甚至可做領航者。」
CIO小檔案
彭仲然
壹傳媒動畫資訊部總監
學經歷: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曾先後任職於香港政府資訊部門及擔任意馬國際有限公司資訊長,負責重建公司的資訊系統,之後轉任至香港商壹傳媒動畫有限公司任職,持續推動跨公司部門IT資訊系統整合與協助工作人員加快工作流程。現為壹傳媒動畫資訊部總監
公司檔案
壹傳媒動畫
● 地址:臺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48號
● 網址:www.nma.com.tw
● 成立時間:2007年9月5日
● 員工人數:約500人
● 直屬主管:執行長吳達光
● 資訊部門名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總監
●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彭仲然
● 資訊部門主要業務:主要負責壹電視、蘋果日報和爽報的動畫製作業務,同時亦承接國外新聞媒體的客製化動畫需求
● 資訊部門人數:18人
● 每年IT預算:約100萬美元
● 資訊部門分工:Storage、Network、Application
IT部門大事紀
● 2007年:壹傳媒動畫成立,建置動畫模型資料庫
● 2009年:正式發表第一支動新聞
● 2012年:導入EMC Isilon解決方案
● 2014年:遭遇大規模DDoS攻擊,與網路服務商CloudFlare合作
巨匠電腦也開設了3D多媒體動畫課程,內容包含動畫特效設計、3D動畫造型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