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電腦分享Airbnb利用數據 提升推薦、評價流量

1508181024230.jpg
朱)巨匠電腦分享Airbnb利用數據 提升推薦流量
當下越來越多的生活需求可以依附網路實現,而透過Airbnb 這一類的旅行預訂網站,使用者可以預定週末出行,體驗文化碰撞,甚至還可以預訂蜜月行程。顯而易見的是,這種旅店或者行程預定最終帶來的用戶體驗因人而異,因此用戶和潛在用戶們的口碑對於Airbnb 的使用者成長影響巨大。

對許多網站或者軟體而言,為了達到用戶數量快速成長的目的,透過已經註冊的用戶,邀請相關朋友註冊是一種經常被使用的方式。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以Airbnb 的數量級而言,之前的邀請系統並不能充分利用Airbnb 的使用者和數據資源,並且這種邀請功能只能在網頁使用,在現在越發重要的行動智慧手機上卻存在發展缺陷。考慮到這種情況,Airbnb 的工程師們對邀請系統進行了全新的工程再造。

當邀請他人註冊的流程完成,並且新註冊使用者透過Airbnb 完成首次旅行行程後,Airbnb 會給邀請的發出者和接受者的Airbnb 帳戶中各加值25 美元的信用額。這種機制的目的是鼓勵Airbnb 的用戶群體向朋友發出邀請,並儘力使這種影響力產生實際的使用者成長。

這次對於邀請系統的重新建構,目的是使之能在網站、iOS、Andriod 平台都能被使用。這個被稱作Referrals 的計劃可以從數據角度被很精確地衡量,延伸性很強,並且能在恰當的時機到來之時盡可能發掘出潛在的推薦人。

讓我們來更深入地觀察一下Referrals 計劃的實施過程:

一、定義問題

在進行任何實際的開發之前,團隊首先詳細定義想要達到的目的和一系列的評價指標。對整個邀請系統來說,數據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團隊首先定義了一系列的數據衡量標準,比如每個月現有活躍使用者發送邀請的次數、每個發出邀請的使用者平均發出邀請的個數、每個收到邀請的用戶中最終註冊、產生預訂、成為房東這三種產品行為各自的轉化率等。對於每個評價指標,團隊在如果舊有的推薦人系統再次使用的話會怎樣實施的假設前提下,設定由好到差的三種預期評價,同時以Dropbox、Voxer 等公司現有的已證明有效的邀請新使用者系統作為評價基準。

二、系統日誌

在搭建實際產品之前,Airbnb 的團隊首先開發搭建一系列的工具,用來記錄並報告之前提出的指標的完成度。團隊使用公司內部的日誌記錄平台air_events,能夠在網頁和行動端調用同樣的方法,然後將日誌記錄到Hive 中,在不同開發環節編寫程式庫用以記錄數據日誌。

在此基礎之上,Referrals 計劃的工程師們在老用戶發出邀請到被邀請用戶註冊這一過程中,對超過20種用戶在網頁端和行動端的行為進行分類記錄,而以這種數據為基礎可以在多個平台對評價指標進行評價。同時,團隊中的數據分析人員建立清晰的數據可視化監控台,這使得從系統開發初期就能對介紹系統的表現進行評價。

三、實際開發

秉承Airbnb 一貫對工程師的支持原則, Referrals 的開發團隊在舊金山附近租了一個場所,在幾個星期內,員工們對網頁端和行動端同步開展了開發活動。

團隊中的兩名工程師以這個項目為契機迅速掌握了行動開發技能,公司核心的行動開發團隊的同事也幫助進行了搭檔開發,正是由於Airbnb 工程師相互指導扶持的文化,產品得以如此迅速地完成。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工程師們還創造出一些有趣的產品特色。比如個性化邀請碼:

這旨在透過對不同用戶設計不同的邀請碼和連接,來增加用戶對於接到的邀請和郵件的親切感。相似的例子還有用戶下載後第一次打開應用程式的個性化頁面,這是基於團隊的工程師們編寫的能夠精確追踪使用者下載連接來源的分析工具。如果用戶是透過點擊邀請碼,並最終下載軟體的話,系統會分別生成獨特的校驗碼驗證邀請及對應下載,新用戶在第一次打開應用程式時會出現個性化的展示頁面,大大增強產品的個性化體驗。

四、發布

最終,根據監控台統計出的數據,在某些市場,邀請系統的發布使得Airbnb 的預定數量上漲25%。最終使得日平均新註冊用戶和平均訂單相比過去成長幅度高出300%。而透過對日誌中收集到的數據不斷地進行統計分析,團隊也發現了能夠提升目標指數的一些可行做法,比如:

  • 導入手機或者信箱通訊錄中的資訊,增加每個邀請人發出的邀請數;
  • 為系統設計更方便的點擊入口,增加發出邀請的用戶數量;
  • 允許邀請人對接受邀請並註冊使用者發出帳戶獎勵提醒,提升Airbnb 參與預定用戶的轉換率等。

五、方法改善

在邀請系統上線發布後,團隊繼續對邀請系統進行了改進。比如選取合適的時機對潛在的邀請發出者進行提醒(如當挖掘出用戶剛剛進行了成功的面試或者剛完成一筆訂單) ​​,同時在發送郵件的過程中進行A/B Test,用來對不同的文案風格帶來的轉換率進行對比。同時在語言上更具有利他性的風格,這使得使用者更願意向他人發出邀請。在上線過程中,透過比較數據記錄,工程師們發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對於邀請的接受度相差很大。

這些商業價值的產生都是源於之前計劃實施中對於數據價值的重視,以及對大量的系統日誌記錄的應用。

這兩個方案做了A/B testing,最後發現右側方案(利他主義)在全球的表現都好於左側。另外他們還發現不同的文化對於這個Referral系統的接受程度不一樣,比如在韓國的表現令人驚訝。

整個Referrals 邀請系統從想法的產生到產品最終的落地上線的過程,是一個標準的Airbnb 成長型計劃模組。透過設定可以量化的目標,細緻地定義可以被評價的指標,並在系統程式中記錄充足的日誌,開發過程中編寫可以成為廣泛使用工具的計劃,上線後不斷衡量效果並不斷迭代,是當下的軟體開發過程從計劃到實施到完成的一個範例。

同時我們不應該忽視的是,當下網路資訊的爆炸性成長,數據的價值越來越重要,Referrals 收集到的大量的日誌訊息,為潛在的商業價值發現和產品特性的改善提供基礎。而計劃實施過程中,Airbnb 內部對工程師的支援、公司內團隊之間資源的相互扶持,值得公司管理者借鏡。

大魔王精簡總結版:

1、首先審視是否需要一個Referral系統

注意,並不是每一個公司都要做這麼一個系統,滿足的條件是符合口口相傳的形態,另外公司的業務能很好地在社群網路裡擴散開,同時已經很好地支援規模化。反例:很多O2O公司只開通某個城市,這樣在朋友圈的分享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因為朋友圈裡的朋友有很大機率在未開放服務的城市。

2、定義好Referral系統的步驟和衡量指標

比如Airbnb的:“每個月現有活躍使用者發送邀請的次數、每個發出邀請的使用者平均發出邀請的個數、每個收到邀請的使用者中最終註冊、產生預定、成為房東這三種產品行為各自的轉換率等”。這些指標對於每個公司都不一樣,要結合具體業務來制定。

3、快速開發

一個團隊封閉式開發。

4、查看衡量指標,不斷地優化Referral系統的細節

比如Airbnb對於邀請介面和用語使用各種A/B test進行測試,最後發現利他主義的邀請更加受人歡迎。

巨匠電腦設計了程式/資料庫課程,教你程式設計、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inside.com.tw/2015/07/15/how_airbnb_using_data
想要學: 程式/資料庫課程

學員自我評價提升競爭力,巨匠電腦讓我家」、「巨匠電腦評價大集合
巨匠電腦評價 巨匠電腦幫我追夢」、「巨匠電腦評價 巨匠電腦幫我追夢

巨匠電腦分享Fortinet收購Meru Networks 評價未來

朱)巨匠電腦分享Fortinet收購Meru Networks

網路安全廠商Fortinet日前完成收購智慧型Wi-Fi網路供應商Meru Networks。隨著這項收購案的完成,Fortinet將能持續其無線網路安全的願景,並擴大企業成長。透過整合的智慧型無線網路安全方案,Fortinet的商機將能延伸至全球50億美元的企業Wi-Fi市場。

1508181011410.jpg

Fortinet既有的Wi-Fi無線安全產品,包括適用於企業分公司和小型企業的FortiAP無線基地台和FortiWi-Fi整合型安全設備,兩者都是Fortinet先進解決方案中成長最為快速的產品。在加入Meru的智慧型Wi-Fi解決方案後,Fortinet將能進一步提供更安全且無間斷的使用者經驗;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在需要高負載和龐大無線使用者的環境中提供高效能,例如企業、教育、保健和醫療產業。

Fortinet創辦人、董事長暨執行長謝青表示:「為了抵禦所有可能的攻擊面向,我們一直持續擴展端對端安全平台,提供客戶網路能見度,以及持續所需的威脅防護,不論是從資料中心、雲端,到端點。收購Meru將能協助我們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幫助各種規模的企業在現今的行動年代,部署、管理和保護有、無線網路的安全。」

Meru將成為Fortinet的全資子公司,而在收購完成之後,Meru的員工將正式加入Fortient。Fortinet承諾將為雙方高度行動化的用戶,提供安全、不間斷的連線,讓Fortinet和Meru的客戶都能從中獲利。同時,通路夥伴也能有更廣泛的解決方案在市場中銷售。

巨匠電腦設計了網路管理課程,教你MySQL、PHP等等,快來評價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ctimes.com.tw/DispNews-tw.asp?o=15071510495T
想要學: 網路管理課程

巨匠電腦評價相關」、「超推*巨匠電腦的JAVA課程
學習分享專區: 關於巨匠電腦評價」、「咖哩分享不一樣的巨匠電腦評價

巨匠電腦分享台灣原創3D動畫─LAQI 高評價原創動畫

朱)巨匠電腦分享台灣原創3D動畫─LAQI

台灣原創3D動畫《LAQI》,3月17日於群眾募資平台「嘖嘖」上發行DVD及周邊。《LAQI》是一部十分鐘的原創3D動畫短片,由台灣動畫團隊原金國際Engine Studios 所出品,動畫已於2015的2月完成,期待以募資活動加強與觀眾的互動。故事內容敘述世界末日的前夕,一對兄妹在面對突變的環境時為了生存而展開冒險,片中妹妹(蘿奇)幻想有個巨獸朋友(荷姆),總能在關鍵時刻出來解救,而最後的結局讓人意想不到。

《LAQI》以台灣為時空背景的後現代奇幻冒險動畫電影。故事時空背景建立在2060年的台北,此時的文明與自然因為核災而不斷衰退。片中主角是八歲大的Laqi、十歲大的哥哥Kli、以及不時在Laqi身邊的守護者般巨獸 Hemmu,故事中敘述了他們在世界末日的前夕發展出的堅毅感情羈絆。

1508180955110.jpg

原金國際Engine Studio團隊擁有多位來自動畫與數位藝術業界中具有豐富經驗的製作人、導演、動畫師、美術指導與設計師等跨領域創意夥伴,創辦人王世偉(Vick Wang)導演曾擔任過多部電影視覺特效指導,憑藉著十餘年電腦動畫製作及國際合作大型專案經驗的豐富資歷,其執導的原創動畫作品屢獲國內外獎項,並受到SIGGRAPH、ANNECY、SICAF與Onedotzeo等國際影展的注目與肯定。

原金國際Engine Studios致力打造屬於臺灣原創動畫的旺盛企圖心,成為創作《LAQI》動畫的最大動力。希望將這部與團隊一起成長的動畫,介紹給大眾知道,但單純發售DVD並不能實際與觀眾互動,只是一個單向的商業行為。於是他們決定將《LAQI》放上「嘖嘖」募資,希望透過與觀眾直接的接觸,得到在製作動畫之外的寶貴經驗,以及開發周邊產品的機會。募資內容包括DVD及明信片、還有首映會跟神祕的動畫工作室參訪!

原金國際工作室

原金國際Engine Studios 擅長原創3D動畫製作與投影互動藝術的創作設計。由資深的動畫導演王世偉 Vick Wang 領軍,二十餘年動畫經驗,希望將團隊最新作品《LAQI》做全新的嘗試,介紹給更多的觀眾。

巨匠電腦設計了3D多媒體動畫課程,教你3D動畫製作、Maya動畫特效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goo.gl/JV3084
想要學: 3D多媒體動畫課程

我在巨匠電腦學到很多東西」、「巨匠電腦評價—讓我重拾了自信心
3D多媒體評價巨匠電腦觀察站」、「評價好!超厲害UI 巨匠電腦分享5個iPhone UI設計教學!

巨匠電腦分享使用者介面設計:圖標 v.s. 文字 評價最好的方式

朱)巨匠電腦分享使用者介面設計:圖標 v.s. 文字

前一陣子與幾位比較資深的ux專家討論我們家的產品,提到一個我常常在思考的問題,那就是在介面設計功能的配置上,到底圖標、文字怎麼選擇呢? 所以這篇來討論一下怎麼選擇這件事。

從視覺設計的角度來看,圖標(icon)會被認為比較美觀,也容易被記憶,所以大多的設計師能用圖標就盡量不使用文字,但是圖標有時候很難辨視它的用途,這篇The Problem with Icon有提到,圖標如果意義不明確的話,使用者很難理解這些圖標的作用為何。

在《親愛的界面》這本書79頁中有提到 Colin Ware的著作《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這本書有討論相同的問題,作者認為「易於識別」的圖標能夠刺激人腦大腦中的長期記憶語義網路中的相關概念,也就是說圖像比文字容易記住,但請注意是「易於識別」的圖像。 但我想這樣的結論並不意外。只是什麼時候該用圖標什麼時候該用文字,什麼時候又該並用,才是設計師在意的。

此外,在hpx中有一篇文章有討論關於圖標與文字之間選擇的研究整理:使用者經驗之迷思13:icon可以增強易用性。裡面也有圖標與文字之間決擇,一個比較折衷的作法,就是在icon上面加上文字,但這樣就算提高了易用性,但總覺得有點囉嗦,而且並不是每個位置都可以同時塞的進圖標還有文字…所以該怎麼選擇圖標或文字呢?

下面我整理了圖標、文字使用的優缺點:


基本上圖標或文字都各有優缺點,如何使用端看設計師當下的需求,但是想討論的事是:如果需求也不確定時怎麼選擇圖標或文字呢? 成熟的產品可以透迭代設計還有A/B測試來調整並選擇樣式,但如果是一個全新功能的產品那要根據什麼來進行設計呢?

有時候可能是一種設計風格,但這邊我要帶入Norman提到的設計方法:預設用途(affordance)、指意(signifier)來做討論(可以這考我寫的這篇文章)。指意算是比較後來所提出的概念,但在Norman提出指意的說法前,預設用途的分類其實也可以非常的細,而指意是預設用途的其中一種形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對於預設用途的分類,但我還是以Norman的說法來做討論。

前面的文章說過預設用途是強調的是「關係」,物體提供的功能與使用者的需求,兩者能滿足,預設的用途就會存在;指意是傳達行為指示的方法(聲音、文字、符號…等),這跟圖標還有文字有什麼關係?

其實圖標與文字放置的選擇,可以用這個區塊能否讓使用者有預先想到的互動關係來決定。想只放圖標不放文字,那可能tab bar 會是一個不錯的位置,有使用智慧型手機習慣的使用者,應該會知道這個區塊是用來做頁面切換或使用一些功能(打卡、po文…等),所以能預想到可能的互動關係,或許只放圖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只放圖標不一定好,大多的tab bar圖標都會帶有文字,因為圖標不易理解,但在預設用途存在的條件下,我個人認為不影響使用,例如behance、google+ (下圖)tab bar 上面的圖標都沒有提供文字,那要怎麼知道這位置的圖標提供什麼功能呢?一般來說,使用者會「主動」找他們需要的功能,這些功能不是偶然,背後都是經過設計思考後產生的需求,是常用、必要的,所以我們可以先假設使用者有主動學習的能力,經過學習後就會操作。

1508180947090.jpg

上圖左是behance的介面,下方有很多圖標,但能從圖標知道這是幹嘛的嗎?右邊則是google+的介面,下方的圖標看起來都是一些「功能」,但我們可以聯想到這些功能是做什麼嗎? 我想就算不知道,但至少會知道它可以點,點了就知道能做什麼了。

而在上方navigation bar 左右兩側都會有tools,通常我們會塞進一些狀態或是工具(搜尋、漢堡選單、通知…等等),所以我們可以注意到這兩個app的右上角都有兩個圖標,從圖標上我們能知道它可能是個狀態或工具,同時這些圖標都是可以點選的,在這樣的預設用途下,使用圖標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接下來看一下內容的部份,

上圖左是tumblr的app,右則是fancy的app,他們的內容是以卡片樣式組成,每張卡片下方都有一些「指意」,如果只從文字、圖標,是否能發現它的互動方式,根據我個人的經驗,tumblr的方式,使用者會比較難意識到下方的圖標或文字是可以點擊的,但tumblr用了一個比較特別的技巧「回饋」,點擊後的動畫,會讓人印象深刻,所以使用者操作過一次後,容易記得這樣的功能。而fancy用了另一個比較聰明的方式,就是把文字或圖片都加個外框,讓他看起來像按鈕(可以點擊的預設用途),就能知道這是可以點擊的。

上圖則是facebook的app,所有的圖標都會加上文字的說明,這是一個比較保險的作法,但也跟facebook的使用者散佈的範很廣的特性有關,必須要很清楚的去說明每個icon的用途。

那什麼時候可以使用純文字,通常會是一個比較單純的行為引導,因為文字是很直接的指意,他可能重覆出現在介面的任何位置,常用的文字整理如下:

  • 操作引導:編輯、確定、取消、新增、關閉、設定、看更多、儲存、選取、完成、刪除、移動、…
  • 流程引導:上一步、下一步、首頁、取消、註冊、登入、登出、頁面狀態(麵包屑路徑)

以上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操作文字,有些可以用圖標替代,像是新增可以用+,取消可用x,但如果要讓使用者更為直覺,文字的效果可能會比較好,但是請記得可以點擊的文字要用其他的顏色,跟內文使用的文字有所區別。

如果文字讓使用者很難發現可以點擊怎麼辦? 目前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ghost button,在文字的外圍加上一個有圓角的外框,讓他有按鈕的預設用途,那可以加強只有文字指意的不足了。

上圖是iphone的app store,在每個app 的後方都會有ghost button ,使用者就可以知道這是可以點擊的。

結論

基本上什麼時候使用圖標或文字,可以取決放置元件的區塊是否有提供操作的「預設用途」,但這樣的方式是對於經常性使用介面的人才有效果,對第一次接觸介面的人,可能還是沒辦法意識到操作的方式,所以圖標加上文字是最為明確的。

所以有時候在做介面時,若目標市場不夠明確,也沒做事前對市場的使用者做一些分析,那開發的產品就要符合「全部人」的需求…那要考慮的是「通用」設計,就不會是單純的介面設計,但通常老闆都會採用「通用」設計,因為老闆的目標市場,通常就是全部啊(呵呵)。

此外,當一個介面元件經常性的被使用,也會從指意漸漸的轉向一種預設用途。

上圖是wordpress的編輯元件,如果你經常的使用word或其他相關的文書編輯軟體,就算沒有文字的指意,仍然可以判斷出大致上的用途。

上圖兩個箭頭,一般人能分出差異嗎? 但設計師能,問問身邊的設計師,這兩個箭頭差在那邊吧~

以上的這些討論,並不是一定的解決方式,只是希望能夠透過一些比較有根據性的說法來進行討論,這樣才能確保每一個選擇都是有經過思考的,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迭代設計還有進行A/B測試,如果能去追縱每個介面上元件的效益,會是最好的也最科學的決策方式。

巨匠電腦設計了視覺設計課程,教你跨界創意視覺設計、使用者介面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s://heywesley.wordpress.com/2015/08/08/icon-or-text/
想要學: 視覺設計課程

「網路管理-巨匠電腦,評價 – Hot Pet 」、 「Big Data應用瞭解嗎?巨匠電腦評價Big Dat用途
「工業設計評價IND Plus-巨匠電腦補給站 – 工業設計學電腦」巨匠電腦土城認證中心- 台北市- 電腦培訓、教育服務- 評論」

【巨匠電腦評價】你真的會做PPT嗎?巨匠電腦分享超強簡報術

錚/

1508101114090.jpg
你真的會做PPT嗎?巨匠電腦分享超強簡報術

  • 讓工作更迅速確實、輕鬆進展的工具

大家平常在工作時,一定有因應各種狀況而製作過許多簡報。你曾經想過簡報在工作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嗎?

雖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會因為不同的立場而有所改變,但我認為簡報的功能就在於「能有效推動工作上的溝通」;更精準一點來說,我們可以把它的功能定義為「更迅速、確實而輕鬆完成工作上的各種溝通。」請注意,這三項要素正是事業能否成功的要因。在財務理論中,「成效」「成本」與「時間」是計算企業價值或事業價值時,最基本的三項要素。

追根究柢來說,簡報的製作是為了讓工作「更快、更正確且花費更少勞力」,而做的一種溝通輔助作業。

我將在書中為讀者說明各種簡報製作技巧,這些技巧被公認為能滿足上述三項評判基準。相反地,一些大家平常聽到的方式或秘訣,卻不見得能通過上述這三項要素的考驗。譬如,最近我們經常見到某些過度使用視覺影像,或以非常抽象的短句來表達訊息的作法,這些會造成反效果,請大家特別留意。

  • 全球共通的組成要素與版面準則

在製作簡報時,首先我們必須掌握構成簡報的組成要素與版面。

我一開始是在電通廣告公司工作,後來換到波士頓顧問集團(以下簡稱 BCG)、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A.T. Kearney)等外資策略顧問公司,目前則在合益集團(Hay Group)協助企業客戶發展組織與開發領導力。有關簡報的組成要素與版面,其實不管在哪個國家或哪間公司都大同小異,沒什麼差別。也就是說,簡報具有全球共通的普遍性,只要你學會了製作方法,不管走到哪個國家或哪間公司,都能派上用場。

  • 組成要素共有六項

組成簡報的必備要素,共有以下六項。

①訊息

你在這份簡報裡最想說的事。

②圖表、概念圖的標題

支撐訊息基礎的分析、資料與概念圖的標題。

③圖表/概念圖

圖表是「把數字視覺化的圖說」,概念圖則是「把概念與關係、結構視覺化的圖說」。在國外提到「概念圖(Chart)」時,指涉的對象通常還包括了圖表(Graph),可是基於整理方便的考量,我在書裡把圖表跟概念圖分開來談。概念圖有時可使用照片或視覺意象來製作。

④備註

有助於理解內容的留意事項。

⑤出處

分析中所使用的資料、訪談、報導出自哪裡。

⑥頁碼

其中第⑤項「出處」很容易被人忘記,可是出處是證明簡報所引用資料具有可信度的唯一依據,是一份簡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你在簡報中引用了其他地方的資料,一定要記得標明出處。

  • 版面標準

圖 1 就是根據上述六項要素編排出來的版面。當然,版面的組成元素會因為每間公司,以及對於版面的不同要求而有所差異,請視情況做彈性調整。

但有一點要注意,一定要讓整體編排方式一致。如果你每一頁都用不同的方式編排,看的人一定會被搞混。

  • 文字大小至少要 12p,每則訊息控制在兩行以內

基本上,簡報的文字大小沒什麼特別規定,但我建議至少要採用 12p 以上(p=point)。相關的簡報訊息則請控制在每則兩行以內,這點一定要記住。雖然這不是什麼硬性規定,不過當你的簡報內容越重要時,這項技巧也就更重要了。

因為當簡報內容越重要,你的簡報對象就越接近經營高層;而領導者的層級越高,通常他們的時間就越少(=不想看長又沒重點的文字),越沒辦法看太小的文字(=老花眼)。

一開始,我提到製作簡報的目的就是要「有效推動工作上的溝通」,既然如此,製作簡報的人一定要站在簡報對象的立場上,注意各種細節。而在各種細節中,「文字大小至少要 12p 以上」「訊息控制在兩行以內」這兩項就是最基本不過的要求。

簡報製作的順序

 

  • 依照「訊息」「出處」「圖表/概念圖」的順序製作

請依照以下順序製作簡報。

①編排頁碼

②寫出訊息

③記載出處

④給圖表/概念圖一個標題

⑤製作圖表/概念圖

⑥寫下備註

 

我在這本書裡拿來說明的簡報範例都省略了頁碼,其實頁碼是組成整體簡報的重要元素,方便我們了解簡報順序及搜尋資料。但我擔心在這裡寫下頁碼的話,可能會讓讀者跟書頁的頁碼搞混,因而省略。

  • 一開始先從圖表或概念圖下手,簡報就「掛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製作簡報的順序吧。我知道很多人都先從⑤「製作圖表/概念圖」下手,但這種作法我並不推薦。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做出來的簡報最後不是不能用,就是做出一堆不知所以然的簡報來。在 BCG 裡,我們說這種簡報是「死掉的簡報」。一名好的顧問絕不會去做這種「死掉的簡報」,也不會叫別人去做這種簡報。

為什麼從圖表跟概念圖開始製作的話,做出來的簡報最後會不能用呢?因為這麼做的話,簡報所表達的訊息會曖昧不清。如果從圖表、概念圖開始下手,「可以用圖表跟概念圖說明的事情」很容易又被當成了整個簡報的主題,可是簡報的「主角」應該是你想傳達的訊息,「配角」才是圖說,這麼一來就反客為主了。所以製作簡報時,第一步應該是把你想在這份簡報裡傳達的訊息寫下來,也就是②的「寫出訊息」。

  • 盡早寫下麻煩又容易忘記的出處

寫完訊息後,再來就是出處。寫下出處可以把「你想說的話,究竟是以哪些資料為根據」作釐清。

簡報製作可以說是一種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一方面,我們從上往下,闡述自己想說的話(=訊息)。同時我們也由下往上,從我們依據的資料(=出處)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使用的材料。這種作業就像從東西兩頭同時開挖、最後在中間碰頭的隧道一樣。寫下出處,可以幫助我們打好由下往上的基礎。

我之所以強調要盡早在簡報的第三步驟寫下出處,原因在於:如果最後才來補出處,一定會忘記。等你開始習慣做簡報後,你會發現記載出處這件事很麻煩,會干擾整個簡報的製作節奏。無論是報導的標題、發表時間、發表的公司等等都要一一查清,寫進簡報裡,是一件很繁瑣的作業。有時候在深夜製作簡報,發現作者的名字裡有個罕見的字怎麼打都打不出來,當下真是無奈極了。可是這部分如果不趁早做,之後你會更不想做。所以,請一定要在製作簡報的前期趁早解決掉。

  • 沒有標題的圖表/概念圖不易理解

來到這一步後,我們終於要把想傳達的訊息跟資訊結合成圖表與概念圖來說明。我會在稍後說明圖表與概念圖的作法,現在請先記住:「一定要記得給圖表/概念圖下標題」。假使沒有標題,看簡報的人很難理解你到底在講什麼。

以圖 2 為例。這份簡報說明一個令人意外的分析結果,在採用營業支援系統之後,營業生產率非但沒有上升,反而還下降。但由於沒有給圖說一個標題,看的人儘管大概能了解這張圖在講什麼,卻完全不知道這些分析是怎麼來的。

我們像圖 3 這樣給這張圖一個標題後,雖然只是一句話的差別,不過大家應該都看得出來—多了這句標題,看的人就會明白這些分析是從什麼樣的依據而來。

  • 可以省略備註的情況

如果簡報裡沒什麼需要特別註記的地方,或是資訊根本就是製作簡報者自己做的(例如自己畫的結構圖、簡圖等),這時候就可以省略備註(不過嚴格來講,最好還是標註基本資料的出處,再加上簡報製作者或公司的名號,例如「由某某公司依據 2010 年勞動統計資料繪製」等)。

巨匠電腦設計了電腦資訊技能課程,教你電腦的基本操作如Office、Facebook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出處: http://buzzorange.com/2014/10/27/good-points-about-ppt/
圖片出處: https://goo.gl/tZ0bjt

 

超推*巨匠電腦的JAVA課程 – 痞客邦PIXNET

學習分享專區: 關於巨匠電腦評價 巨匠電腦有夠好

咖哩分享不一樣的巨匠電腦評價歐: 好的巨匠電腦評價謝謝

【視覺設計見證】學員自我評價提升競爭力,巨匠電腦讓我家